当前位置: 肝病首页>肝癌
  • 荟萃分析:DKK1联合AFP诊断HCC效果好

    血清Dickkopf-1蛋白(DKK1)是我国研究人员等自主研发的、多种肿瘤的血清蛋白标志物。2008年以来,多个课题组先后开展了DKK1用于肝细胞肝癌(HCC)血清诊断的大规模临床多..

    作者:国际肝病网 有1857人浏览 发布于:2014-07-08

  • 肝祖细胞:肝细胞癌的另一起源

    过去,肝细胞癌(HCC)被认为是由肝细胞转化而来。新近的基因表达研究表明,HCC也可由胎肝祖细胞或成体祖细胞衍生而来。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日前在小..

    作者:国际肝病网 有1583人浏览 发布于:2014-06-13

  • UNOS:等待时间可预测肝癌肝移植的生存率

    肝细胞癌(HCC)患者肝移植(LT)后的复发风险为8~20%。一些单中心研究表明,HCC治疗后的等待时间可能有利于LT后复发和死亡风险低的患者的筛选。那么,在根据MELD决定移植..

    作者:国际肝病网 有1494人浏览 发布于:2014-06-13

  • EMT:警惕肝癌早期复发

    上皮间质转化(EMT)参与肿瘤细胞侵袭、转移和耐药性等多种生物学行为。日本名古屋大学Yamada等通过研究证实,EMT参与HCC早期复发。

    作者:国际肝病网 有1784人浏览 发布于:2014-06-12

  • 索拉非尼辅助治疗晚期肝癌肝移植患者

    肝移植(LT)或许可挽救晚期肝病患者的生命,然而对于肝细胞癌(HCC)来说,仍存在10~15%的复发率。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于高风险LT受者采用索拉非尼作为辅助..

    作者:国际肝病网 有1890人浏览 发布于:2014-06-12

  • VEGF自分泌信号可影响索拉非尼治疗结局

    肿瘤细胞可通过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(VEGF)来激活自身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的VEGF受体——所谓“自分泌”方式,从而实现肿瘤细胞对血管生成的依赖方式,促进肿瘤生长。不..

    作者:国际肝病网 有1348人浏览 发布于:2014-06-10

  • [EASL2014]免疫治疗可以帮助攻克肝癌

    EASL 2014上一项重要新数据显示,肝细胞肝癌(HCC)可通过适应性T细胞疗法进行治疗。

    作者:国际肝病网 有2016人浏览 发布于:2014-06-05

  • 早期HCC射频消融治疗后复发的预后因素

    虽然肝移植能够有效治疗早期肝细胞肝癌(HCC),但供肝的稀缺和肝癌患者在移植优先性评估中所占据的不公平地位,使大家不得不思考先使用其他手段来控制肿瘤进展。射频消融..

    作者:国际肝病网 有2451人浏览 发布于:2014-06-03

  • 新型香港肝癌分期系统的治疗指导作用更强

    我国香港大学外科Yau 等收集了3856 例乙型肝炎肝细胞肝癌(HCC)的资料,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、Child-Pugh 分级、肿瘤特点(大小、结节数量、肝内血管侵袭)、肝外血管侵袭..

    作者:国际肝病网 有1691人浏览 发布于:2014-06-03

  • 非乙非丙型HCC建议行肝切除治疗

    日本肝癌研究组近日在Annals of Surgery 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,分析了日本全国非乙非丙型肝细胞肝癌(HCC)的治疗结局及预测因素,所谓非乙非丙型HCC 是指H..

    作者:国际肝病网 有1665人浏览 发布于:2014-06-03
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网站地图 | 订阅杂志 |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| 联系方式 | 招贤纳士
声明:国际肝病网( www.ihepa.com)对刊载的所有文章、视频、幻灯、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。未经本站许可,不得转载。
国际肝病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60708号  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205   © 2004-2013 www.ihep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